灣區50+ | 帶路大灣區:香港需要放棄城市本位的思考方式

來源:《“一帶一路”下的粵港澳大灣區藍圖》

作者: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、海南大學“一帶一路”研究院院長梁海明、香港特區全國人大代表、海南大學“一帶一路”研究院兼職教授洪爲民、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、海南大學“一帶一路”研究院兼職教授洪雯

“大灣區人”可成為我們未來新身份

試問:我們未來都成為“大灣區人”有何不可?有人說美國和東京的灣區並沒有“灣區人”概念,其實這要看是哪個灣區。我們認識不少美國人都會說“I live/work in the Bay Area (我住/工作在灣區)”。

我們並非要求政府建立官方的“灣區人”行政規劃,或者發一本灣區通行證,而是認為將來隨著灣區進一步的融合,人們自然而然會有這種概念。事實上,“哪裡人”本來就是一種文化上的概念,也不需要強加在大家身上。美國的“灣區人”也不是政府提出來的,加州灣區的人自己也講不清楚到底算哪個城市的人。未來隨著大灣區的發展,基建的完善,也可以做到和加州灣一樣,公司總部在深圳,孩子在香港上學,自己在佛山上班,而週末到珠海的房子休息。

“灣區人”概念的好處,是人們不再以城市本位去思考,而是以最科學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去選擇就業、置業和生活的地區。

有人又提出紐約人很驕傲地認為自己是“紐約客”,但“紐約客”的定義並不是在紐約出生,而是在紐約工作又能夠生存下去,才能自稱為“紐約客”。紐約是全美國人乃至全世界人的紐約,而不是在紐約出生的人的紐約。今天的香港,做得到嗎?香港和紐約都是移民城市,因為種種原因吸引了一班又一班精英落地生根,也成就了這兩個國際大都會的發展。可惜過去十幾年以來香港有一種非常奇怪的排外心態,而且很多時候只排內地來的“外”,比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還不包容。

紐約灣區的曆史發展是圍繞著紐約市的發展,其他的城市更多是為與之配套。但是今天的粵港澳大灣區並不一樣。20年前,香港的確有一個機會,可以提出“香港大灣區”概念,即以香港為中心,帶動整個珠三角的發展,可惜自己放棄了這個機會。不管是港珠澳大橋,還是高鐵的姍姍來遲,加上香港對內地人才的種種限製,都讓香港錯失了成為“香港大灣區”中心的機遇。

時至今日,香港要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的機遇,一定要放棄過去“香港本位”的傲慢態度。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的位置,應該是舊金山而不是紐約。誠然,香港今天還有很多優勢,但是必須認識到,香港的增長速度長期是大灣區規劃內九個廣東省城市的一半都不到。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將會是由創新驅動,而創新和科技恰恰是香港過去的短板。只有徹底放棄龍頭心態,互相欣賞,互創價值,才能夠真正做到優勢互補,並船出海。

至於廣州人、東莞人、珠海人是否會認為自己是灣區人,這要看灣區未來的發展。今天的花縣人和番禺人都絕不介意說自己是廣州人。 “風物長宜放眼量”,我們相信,假以時日,“灣區人”的概念就會自然形成。

如何推動香港年青人“走出去”與立足本地發展

幫助香港年青人到大灣區發展,在香港以外的地方開拓年青人發展的空間,無疑是大灣區議題下的一個熱點。從提升通關的便利性,到福利可攜、國民待遇、稅收優惠,到為香港年青人提供具體的就業和生活指導、聯絡服務,均有大量政策建議及實踐。

毫無疑問,香港市場小、成本高、土地資源有限,香港年青人進入大灣區,既能在更大的地域空間內謀求個人的發展,亦能為國家出一份力,未來應進一步大力探索和鼓勵。

同時,也必須指出,培育、吸收、留住人才,始終是每一個城市的人口及人才策略的根本所在。未來,為有誌建設香港、願意及希望留在香港發展、或無能力到內地發展的香港年青人創造發展的機會,打通向上階層流動的通道,讓他們能在香港安居樂業、實現個人價值,亦是香港發展的核心所在。

另外,在老齡化的趨勢下,年青人事實上是寶貴資源,是勞動力市場的新鮮血液,是納稅人口未來的生力軍,內地多個城市均在努力吸納年青人資源。香港老齡化來勢洶洶,留住、吸引更多年青人,以應對勞動人口與非勞動人口比例快速下降的挑戰,實為明智之舉。

可見,解決香港年青人的問題,既需大灣區的視野,讓年青人可以流入大灣區;亦需本地行動,在本地為年青人創造多樣化機遇及向上流動的渠道,不應顧此失彼。(未完待續)

 

文章連結:  灣區50+ | 帶路大灣區:香港需要放棄城市本位的思考方式

#洪為民 #WitmanHung